本文目录
为什么有时候算命会准的吓人算命先生说的话可以相信吗为什么有些人算命那么准其实这就是一种心理暗示,根本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算命师通常擅长观察人们的心理,知道如何利用这些心理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算命一直是过去的事了。从好运或厄运到出生、年老和死亡,有些人总是需要算命师来计算。这项业务发展至今,仍然有市场。例如,人们经常看到所谓的算命先生在天桥、公园门口和路边摆摊,有些人真的支持他们。
他们经常问算命师模棱两可的问题来引导人们猜测和想象他们相信的方向。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验证”的心理,与这种暗示相关的一系列内容会在收到某种暗示后立即浮现在大脑中。算命师实际上是用这种“自我验证”的心态将人们引入他们的“陷阱”。算命师利用人们的心理来提供一些模糊的信息,让人们自己去验证,从而使信息的模糊具体化。
事实上,所有这些都是你自己“计算”出来的。算命被称为形而上学。目前,许多形而上学无法用科学来解释。他们处于似是而非的状态。信不信由你,什么都没有。对于算命人来说,在经历了许多事件之后,他们往往会更加注意算命人的判断,而忽略许多不可预见的事件,所以他们看起来会越来越准确。
命运可能是一组代码。我们的生活中似乎有随机的起起落落,但我们只是不知道编程的原则,所以我们感到奇妙和不可预测。
告诉你事实,人和牲畜走兽无异,恐惧来自未知。走在路上,人需要用眼睛先确认没有危险再行进,如果蒙上眼再走,你可以自己试一试,注意你的内心心理变化。。。而平时对待人生时有很多未知,很多的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则看不到或看不真切。就如同蒙上了眼,四面八方的危险让人感觉寸步难行,似乎被什么有意掌控一样
人之所以宁愿相信神鬼,因为神鬼从来不告诉你原因,只告诉你结果。看到那些人买着香烛纸钱去拜”菩萨“,应该你就去过,什么财神,文殊,还有药神。人缺什么来什么,可以这么说,这些神鬼反映的是人的心理的病态和畸形的一面,。真的是很搞笑和恶心。
人之所以信这些荒诞的东西,只为了找到一种平衡和安慰,因为事实往往令人难以接受。人对于难以接受的,往往选择避开,找另外一些理由来安慰,其中其实含有自欺欺人的成分。所以人总是在脆弱无助的时候寄希望于这些上。
你有想过“为什么算命的那么准”么?其实这是一个心理学现象——巴纳姆效应。所谓“巴纳姆效应”是指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这个效应是以一位广受欢迎的著名魔术师肖曼·巴纳姆来命名的,他曾经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的节目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有位心理学家曾经针对这种一效应做过一个实验,他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打多相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这项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下面一段话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你觉得是否也适合你呢?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这其实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在生活中,这种效应的典型反映是在算命过程中。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要避免巴纳姆效应,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有以下几种途径:第一,要学会面对自己。有这样一个测验人的情商的题目是:当一个落水昏迷的女人被救起后,她醒来发现自己一丝不挂时,第一个反应会是捂住什么呢?答案是尖叫一声,然后用双手捂着自己的眼睛。从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不愿面对自己的例子,因为自己有“缺陷”或者自己认为是缺陷,就通过自己方法把它掩盖起来,但这种掩盖实际上也像上面的落水女人一样,是把自己眼睛蒙上。所以,要认识自己,首先必须要面对自己。第二,培养一种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很少有人天生就拥有明智和审慎的判断力,实际上,判断力是一种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决策的能力,信息对于判断的支持作用不容忽视,没有相当的信息收集,很难做出明智的决断。有一个故事说,一个替人割草的孩子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这个孩子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这孩子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孩子便挂了电话。孩子的哥哥在一旁问他:“你不是就在陈太太那儿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电话?”孩子带着得意的笑容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这个孩子可以说是十分善于收集针对自己的信息,因此可以预见他的未来成长以及可能取得的成就,绝非是一般小孩子能比。第三,以人为镜,通过与自己身边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较来认识自己。在比较的时候,对象的选择至关重要。找不如自己的人作比较,或者拿自己的缺陷与别人的优点比,都会失之偏颇。因此,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条件相当的人作比较,找出自己在群体中的合适位置,这样认识自己,才比较客观。第四,通过对重大事件,特别是重大的成功和失败认识自己。重大事件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提供了解自己的个性、能力的信息,从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越是在成功的巅峰和失败的低谷,就越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性格。有人说“成功时认识自己,失败时认识朋友”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归根结底,我们认识的都是自己。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时,都应坚持辨证的观点,不忽视长处和优点,也要认清短处与不足。